跳至主要內容

【影視台】淺評香港的青春電影


      前兩天趁下雨沒事做的時候看了王家衛的經典《重慶森林》,一套1994年上映的文藝戲。雖然未曾經歷失戀(無戀可失),但看畢還是感受良多。幾位主角固然亮眼,講述的故事發人深思。全片沒有什麼煽情、轉折的情節,用平淡的方式講述都市裡每日也發生的、沒靈魂男女的相遇,但當拌以獨特的拍攝技巧、台詞、取景、電影色調,便成就了經典的王氏作品。

      香港一向不是一個盛產文藝戲的地方,更不用說以青春熱血為電影題材(即使有也是十分零星),那怕是在八、九十年代港產片全盛時期也是無厘頭、色情片、殭屍片、警匪片等的天下,也許是香港人浮躁不安吧,應該沒甚可能出一個活地·阿倫(Woody Allen)或李察·連利加(Richard Linklater)這樣的導演。大概直到2011年《那些年》在華語地區紅得發紫,香港電影人才敢作出新嘗試,標誌性作品應該為《狂舞派》(2013),首次以跳街舞作題材串連全戲,公映後也稱得上票房和口碑雙收。此後港式青春電影開始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例如《哪一天我們會飛》(2015)、《王家欣》(2015)、《點五步》(2016)等。這幾套新生代的電影打破觀眾對港產片的固有印象,拉闊了香港電影的種類光譜,值得鼓勵。近年來我有一個觀影習慣,就是於戲院看戲時優先選擇港產片,這算是我對香港電影微小的支持吧,上述這幾套戲都是我抵著情侶們的目光單人匹馬進戲院看的。不過支持歸支持,這幾套戲還是或多或少讓我感到失望的。

      香港類近題材的電影都是有公式可尋的:青春+熱血/夢想+愛情線。沒錯,青春愛情片不談愛情和熱血談什麼?當然可以談,但可否多轉幾個不同的表達方式?《哪一天我們會飛》口碑甚佳,但我個人認為這也是港式青春電影的典型例子,特點如下:1)青春電影的人選不青春。蘇麗珊和游學修我沒意見,但是,但是為什麼蘇麗珊過了二十年會變了「樂壇人瑞」?楊千嬅的形象是什麼?烈女港女吧,是吸煙講粗口的余春嬌,是唱「烈女」、「飛女正傳」、「勇」那個女歌手,怎麼又成了安於平淡、溫柔而念舊的旅行社職員?幾個月前還好像當了五個小孩的校長?選角色的人根本沒有考慮演員符不符合電影本來的氣氛,好像是安插一個著名的演員歌手便可穩住票房/增加話題性。如果黃修平是這樣想的,這套戲本來就已經很不青春;如果黃修平只是單純覺得楊千嬅合適,那他的眼光不夠好。2)對白生硬造作。不是要求你像王家衛般金句頻出發人深省,但也不要太「行」或太露痕跡吧。「香港唔係一個畀人發夢嘅地方」,出自普通人口中不奇怪,但是在電影放一句這樣的對白,便給人一種刻意造作的感覺,用作渲染氣氛的意圖太明顯;蘇麗珊的一句「我覺得夢想,應該係當你就快停止呼吸的時候,仍然覺得一定要做的事」更是兀突,我很難想像和朋友的對話中彈出一句這樣的「金句」,即使是在談論人生意義也好。電影和作文寫詩一樣,挑明了氣氛和深度就沒了,我懷疑是編劇的水準不足。既然電影賦予你用畫面和動作說話的權利,何必「畫公仔畫出牆」?3)欠缺深度+情節發展不自然。什麼撞車生癌的橋段現在韓劇都不用了,但反而這套戲還是說吳肇軒在英國出意外死了?Come on?哪怕你說他在英國某小鎮永遠隱姓埋名也比這要好吧。我認為電影來說,讓某人物死去(還是不明不白地)是最差勁的處理手法,代表編劇沒有能力利用角色推動情節發展和處理角色的淡出問題。吳肇軒的死亡其實想表達什麼?退一步來說,其實這套戲最想表達什麼,在戲中好好地表達了出來沒有?《骨妹》這套澳門電影在這方面倒是做得不錯,值得一看。

      如果要我總結這類型的電影,我會說是「誠意一流 技巧三流」。香港的青春片導演們都不太懂得講故事,可能他們也不青春了(黃修平已經四十有二),也可能青春的導演技巧還顯得生澀。這些電影強調重視氣氛,都表達出對於八、九十年代美好香港和青春的懷念,但是故事夠紮實了嗎?情節和街景肯定沒有穿崩了嗎?感情線的安排合理妥當了嗎?好像還沒有。我總覺得香港人認為情節和細節是不重要的,只要能勾起自己過去的回憶並感動落淚便是好電影。雖則對電影的觀感「各花入各眼」,但是如果繼續只讓調色畫面廉價地消費香港人對青春的回憶,恐怕只能讓港產片質素每況愈下。如果想表達香港精神或情懷,不一定非要到獅子山下取景(如《哪》和《點》),也可以用故事表達出來的。

      什麼是好的青春愛情電影?我推介愛爾蘭導演約翰·卡尼(John Carney)的《Sing Street》。整套戲全部角色用上新人拍攝,取景自導演成長的學校和社區,沒有巨額投資和「離地」情節,但卻能拍攝到最真實的青春:一個剛轉校的害羞男生遇上在孤兒院生活的女孩,因為音樂而結緣並改變了兩人的生活。如果一部電影是有靈魂的,根本不用刻意安排什麼轉折衝突和台詞,一切都是順其自然發生的。「音樂改變人生」,卡尼想表達的清晰簡潔,並講了一個能夠觸動初心的故事,何時才能看到香港也有這樣的好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