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吹水台】最後一代


      許多東西,我都是後知後覺的,例如,是見證很多事物消失的最後一代。

      我是最後一代的「英屬香港」人,就是維基百科條目會寫你在「英屬香港」出生這樣。我無意過分美化當年港英政府的統治,也無意憑空建構一段沒有親自經歷過的時光,但自從那年的七月一日起,香港一直在墮落,緩慢地墮落。以事論事,無論你的政治立場如何,相信你也會同意彭定康的管治能力比董建華曾蔭權之流要高,彭畢竟曾經是英國保守黨的第三把交椅,畢竟是能當牛津大學校監的人馬。以事論事,無論你的政治立場如何,相信你也會同意八九十年代確實是香港最光輝的年代(如果你是賣珠寶首飾的話可能不認同),香港已經很久不是那個充滿活力、氣氛積極的社會。雖然我沒有運氣經歷那個稱得上美好的年代,但也能從一些影像中略窺一二,例如那個年代政府的宣傳片:

1985年 愛護大自然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lLMMG4q11g
1986年 蚌的啟示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IqvbYea5Ns

我不知道該如何解釋這兩個廣告的特別之處,大概它們都有一種簡樸單純的美好,這種氛圍在97年以後的廣告再也看不到,我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什麼「熱愛基本法」的廣告連大陸人看到也說「太紅了」、「濃濃的紅歌既視感」。這個地方的官員都心不在焉了,忙著搞「內交」。香港由一個英聯邦國際體制內的文明城市淪為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是一種倒退。當香港獎勵炒賣致富的投機者,懲罰勤勤懇懇工作的小市民,這個城市不是「is dying」,是「dead already」。

      我是最後一代童年時會到遊樂場玩耍的小孩,也是最後一代會玩實體玩具的小孩。近年看到玩具反斗城和街邊的玩具小店顧客疏落,想起來也是一種悲哀。「00後(特別沙士後出生的)」沒有經歷過那個玩實體玩具的年代,總覺得這是童年時期的一種缺失。在數碼暴龍機流行的日子,是真正的「大家都是朋友吧」的年代。那時候和家人到茶樓飲茶,總會拿出自己的數碼暴龍機和鄰桌的小朋友「挑機」,這個時候你需要一張硬卡紙,大多都是問母親借一張沒有用的會員卡來頂替(如果你是那個年代的會知道我在說什麼)。不只是在茶樓,遊樂場當然也是對戰的地方,而且能玩的東西就更多了,什麼激鬥戰車/高達/搖搖/彈珠人都可以拿出來玩,不過要說最刺激的非爆旋陀螺莫屬,「四大天王」玄武朱雀青龍白虎都是高級的玩意,我印象中紫色外殼的朱雀最厲害,能在戰鬥盤的外圍旋轉很久,待另一隻陀螺旋轉得「七七八八」時才進行攻擊,所以勝率奇高。當然,世上沒有無敵的東西,過了一會廠家便推出了第二第三代各式各樣的爆旋陀螺,朱雀的霸主地位開始受到挑戰。其實除了和別人對戰以外,自己在家中組裝陀螺也是一種樂趣,我想我的創作和解難能力是那時候開始鍛煉出來的。想起來,在我這個年代出生的真是幸福,那時候遊樂場早已沒有什麼「山雞」「陳浩南」,也未有什麼「拐子佬」疑雲,大家小孩也沒有戒心,很容易便打成一片。我那時在公園裡踢球,經常被「廢老」們指罵,說我會「省」到他們,我也不理會,反正我跑得比他們快。記得那時在公園踢著踢著結識到一個朋友,外號叫「車路士」,因為他每次出現均穿著車路士球衣。有時候和他踢完球,便會到他不遠處的家玩Winning Eleven,沒記錯那是第8代,碟面是橙色的,阿祖安奴和卡路士還在國際米蘭的年代。每天下午在球場和他家消磨了不少時間,雖然後來和他斷了聯絡,但回憶總是美好的。在家中的時候,我會在客廳建設自己的鐵路王國 - 就是那些Tomy的藍色塑膠路軌,現在回想都是高消費的玩具,在這裡感謝一下在我身上花費不少的父母。鋪砌路軌,擺上新幹線列車(電池推動的),開動,成功感難以言喻,我小時候也曾經有當工程師/建築師的幻想(直到中三物理科讀得一塌糊塗)。現在這樣的玩意都電子化了,成了Sim City,但差別實在是太大。不知道現在玩什麼「王者榮耀」長大的小孩,二十年後會有著怎樣的童年回憶?

      我是在通訊方式徹底改變前的最後一代人 - 我們用家用電話聊天、用筆寫字、用書信/賀卡交流情感。我不是想批判現在的小孩都執筆忘字,而是,我想我已是「用實體文字多於電腦文字交流」的最後一代。我成長的小時候,電腦還不算太普及,就算有電腦可用,那還都是56K上網的年代,有什麼事都是用電話直接說要好。小一小二的時候還有一種叫電話簿的東西,大人高級一點的可能會用電子電話簿,沒有印象?就是類似手掌般大的計數機,附帶人名和電話號碼輸入功能的那種,現在看起來有種不可思議的感覺。那時候,「抄牌」是真的拿本簿子出來的,用著歪斜的字體把女同學的電話號碼記下來,當然,是家中的電話號碼,「小學雞」哪有什麼彩色「推機」在手,更不用說更高級的Nokia。小學年代,家中的電話是會經常「鈴鈴」響起來的,開場白是:「喂,唔該我想搵xxx呀,佢喺唔喺度?」「我係!」接著便是一連串無謂的對話。想起來,「煲電話粥」好像漸漸成了歷史用語,就和「𠝹女」一樣只剩下當年的「老MK」還掛在咀邊。和空氣中的聲音一起消亡的,還有文字。當年,寫聖誕卡是指定動作,而且還不只是寫給好朋友或暗戀對象,而是全班同學每人一張。即使大家詞彙有限,還是會盡力吐兩句祝賀語以表誠意。我曾經在中六的時候重做這種事情(給全班同學寫聖誕卡),因為對不相熟的同學來說,這是最後一次和他/她交流的機會,可惜回卡的人寥寥可數,計劃看起來算是失敗了。不知道何時開始,寫聖誕卡成了「老套」的行為,成了一種很「文青」才會做的事情。我寫聖誕卡給你,你回一張聖誕卡給我,寫寫我們之間的經歷,訴說我們互相虧欠的情感,是很窩心的事情,絕非WhatsApp那些罐頭祝賀訊息可比。說起來,現在好像沒有太多人會寫情書了,「都咩年代喇仲寫情書 笑死人咩」,我還在討論區聽聞有用WhatsApp來表白的,是不是我太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很多情侶經常問道,過時過節我要送什麼才會令對方高興?我相信對大部分真心相愛的人來說,你坦率的文字便是最好的禮物。實體的、文字的浪漫,有沒有復興的一天?

      還有一些東西,我不希望把「可能」變成「現實」- 雖然如果真的要發生,我也是無能為力。

      例如,討論區文化在我這代消亡。曾幾何時,上討論區是很「潮」的事情(現在也沒有人用「潮」這個字了),不論你瀏覽的是2000fun、17T17P還是迷你論壇,總有一個是屬於你的「小圈子」;曾幾何時,3boys2girls曾和高登各自動員大軍「開戰」,現在,兩個都已是垂死的論壇,都是西下了的夕陽,現在2018年還有年輕一代瀏覽的,恐怕只剩下連登(LIHKG),但它繼承或者創造的是一種怎樣的論壇文化?未來又何去何從?當Facebook都被說是「老嘢先會用」的社交平台,討論區前景是明是暗?

      例如,香港歌影視文化的招牌在我這代消亡。曾幾何時,香港文化的魅力席捲東南亞和韓國,李小龍和成龍都是外國人家喻戶曉的明星,王家衛式的美學和風格只此一家。但是,當港中合拍電影成為主流,當香港樂壇連「入屋」的「口水情歌」也再創作不了幾首,當全城追看TVB劇集大結局的境況成為歷史,香港文化的未來何去何從?會如黃霑所說成為一種「小眾的精緻文化」,還是會被來自北方的勢力直接同化?

      例如,我成了最後一代以說廣東話為主流的香港人。在街上聽到穿著校服的中小學生說著普通話、說什麼「dou yin」app很有趣的時候,我是心寒的。當現在連小學都說要「普教中」,說可以提高競爭力/中文水平云云,該不該稱讚這幫官員和教師高瞻遠矚?幾十年來,在香港學校說廣東話有口音的會被取笑是「大陸仔」,在不久的將來,說廣東話的會否被取笑是「港燦」,不說普通話的反而會被排擠?電影《十年》的情節都會成為現實?當然我希望這都是杞人憂天,但是看看廣州的境況,難免令人擔心這就是香港的明天。

      雖然都說「變幻原是永恆」,但是我始終有點不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