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財經台】談理財(上)


      理財,顧名思義就是打理你的財富,目的是什麼?對我來說是讓財富增值,達致財務自由。理財來說,不外乎「開源」「節流」兩種,這篇文章就談談我對開源節流的看法。

      先談節流。首先,節流的方法有很多種,不要用那些傷害身體的方法,例如每天把即食麵當飯吃。撇除「對身體不好」這樣虛浮的字眼,這些行為其實是在透支健康,而健康是最昂貴的東西 - 不少人因為一場大病而傾家蕩產,由「中產」變「無產」卻也無可奈何如果連父母都得把棺材本拿給你治病便是「冚家剷」),難道真的讓「人在天堂 錢在銀行」嗎?謹記,理財看的是長線,短視的人是不會成功的。所以近年社會經常有言論鼓吹年輕人當地盤工人,真是「精人出口 笨人出手」 - 沒錯,誰都知道當「職安真漢子」賺的錢不少,但是這行業有三個壞處:一,能否開工很視乎政府整體政策和整體經濟環境(土木工程的人士亦然),現時十大基建快要竣工接近「水尾」,前景不樂觀;二,地盤工作的風險很高,光是死法也有千百種,如果「有錢冇命享」有何意義?三,日曬雨淋,對身體當然不好,到年老又要拿錢出來治病,隨時「嘔突」。所以精明的香港人普遍不願做地盤工,當然有其原因,理財要掌握的知識也是同樣的:對事物有充分的認識,不要「賺頭蝕尾」。

      我其中一種嗜好是閒來無事到圖書館打轉閱讀各類書籍,理財的書算起來看了不少。很多理財書籍均會提及一些儲錢大法,例如「365儲錢計劃」:第一天儲一元,第二天儲兩元,第三百六十五天儲三百六十五元,如此類推;這計劃還有一些變種,例如第一週儲五十元、第二週儲一百元的「52 Week Money Challenge」。我想說的是:這是垃圾。提出這些方法的理財專家,不,不要以為我針對你,我是說,這些方法都是垃圾,原因在於「得其形不得其法」。你為什麼儲錢?因為你想儲錢,而不是有人用槍指著你的頭強迫你這樣做吧?這些方法正是那把槍。強迫自己做不想做的事沒有什麼意義,這不是你的本意。我用感情問題的例子再說明得清楚些:有位失戀的女性朋友和我傾訴,說她「手賤」忍不住Snapchat了前度男友,說自己捨不得,我問她為什麼不封鎖他?她反問我,如果自己對這段感情放不下,即使在電話上封鎖了他,心中卻沒有,那其實有什麼分別?所以,你不是要改變你的儲蓄計劃,而是心態。近來流行「佛系」這個詞語,正適合在理財上運用:讓自己清心寡慾。撇除年紀輕輕便清心寡慾對社會整體經濟增長的壞處,這是真正的儲錢大法。其實你有沒有想過,現在都市人都擁有著和自己身份財產不相配的物慾?十六歲的女孩想用Gucci手袋,十八歲剛拿成人身份證的「MK仔」追逐Supreme新產品,二十三歲的職場新鮮人想開Benz上班。我認為這些是錯位的慾望,如果要追尋有什麼原因造成這樣的狀況,Instagram這樣的軟件和「十五分鐘批核貸款」的財務公司廣告難辭其咎。在香港這個消費主義掛帥的城市,我們都被鼓勵消費,但是經濟學也有說道「人的慾望無限」,你怎樣才能跟得上腳步?嘗試慢慢開始降低自己對美食和物質的慾望,你會漸漸發覺這其實不是難事:Triple O的漢堡包當然比麥當勞的好吃,但它們之間的差距真的值得三四倍的價格嗎?五百元的Uniqlo大衣和五千元Columbia的相比,功能上的差異有這麼大嗎?我覺得真的沒有。

      如果你是一名享樂主義者,覺得我上面說的都是廢話,那我用另一個角度說說:我們現時的忍耐是為了未來更好的享受。理財有個簡單的概念,名為複利息,所謂的「利疊利」。我直接從維基百科複製這一段過來:「利息除了會根據本金計算外,新得到的利息同樣可以生息;只要計算利息的周期越密,財富增長越快,而隨著年期越長,複利效應亦會越為明顯。假設美國土著1626年,願意以60荷蘭盾出售今日曼哈頓的土地,並將這60盾放到荷蘭銀行,收取每年6.5%的複利利率,他們2005年將可獲得約63960億港元的存款」。簡單來說,如果你花掉了現時的儲蓄,你也是同時花掉了將來的購買力和投資的機會。舉例說,如果你生於70年代,在90年代的香港省吃儉用儲下百來萬,到零三年時便有資本在地產和金融市場上「掃平貨」,現時應該「打跛腳唔使憂」。沒有人知道何時會有下一次「沙士」,但機會總是存在的。

      說完節流,說說開源。要開源,找什麼工作、幹什麼副業我講不了什麼,投資則可以略略談一下。說起投資,很多人會立刻想起買股票。對我來說,電視上那些「財演」分析股票的都是一知半解,不用理會,他們要是那麼厲害都自己悶聲發大財了,還會上電視大方地「塞錢入你袋」?我曾經研究過250天平均線、市盈率那樣的東西,但發覺無甚用處,因為這些數字圖表只能說明過去,而買股票是買那所公司的未來。看看報紙的體育版(不如說是賭博版),總會有一版面列出什麼對賽往績、球隊走勢,看似能讓你有根有據地下注,其實你想想便知不可行,正所謂「波係圓嘅」。股票市場的變數比一場足球比賽還要多得多,我們又怎能單憑數據預知未來?你讓我給個號碼,我給不了,我能說的是買股票應跟隨市況而行,正是曹仁超所謂的「勢」(他那段著名的港式普通話短片有解說過)。如果你在「沙士」後看到中國政府開放城市居民到港自由行,你應該買零售業公司的股票;如果你預測經濟將會不景,你可以買大家樂(0341)、大快活(0052)這樣的快餐飲食股;如果你認為樓市會持續暢旺,買地產、銀行股是比較合理的選擇。雖然買股票沒有「包賺」的事情,但我們可以盡量降低虧本的機率。包含以下一項或多項特徵公司的股票,盡量不要買入:一,缺乏核心資產和實業的公司,例如毛記葵涌(1716)。這類公司往往以廣告、人力資源管理、教育之類的行業居多,共通點是「以人為本」,這當然不是好事。你到他們的辦公室走走,並不會發現什麼值錢的設備;二,行業競爭激烈而且產品欠缺差異化的公司,航空業正是經典例子 - 一個連巴菲特也聲稱不會沾手的行業。對價格敏感的大部分旅客來說,機票價格是他們選擇航空公司的標準;如果兩間航空公司提供的服務相若,他們大多會選擇較便宜的那間。近年,廉航的崛起對傳統航空公司構成直接的挑戰,即使是新加坡航空這樣服務好、航點多的半國營企業也難逃虧本的命運,更不用說馬來西亞航空這間連續遭逢不幸的;三,很容易受特定政策影響的公司,例如博彩企業,例子有澳門旅遊娛樂(0880)。數年前中國政府大力打貪,同時希望制止資金外流,新葡京賭場便立刻「拍烏蠅」,原因?你懂的;四,夕陽行業的公司,例如香港的紡織、製衣及時裝業公司,任某些大集團扭盡六壬亦難逃行業整體衰敗之勢,例子有長江製衣(0294)和堡獅龍國際(為人熟知的Bossini)(0592);五,背景和公司內部結構複雜的公司,這樣的公司特以娛樂產業居多,部分包裝成「傳訊」「文化媒體」這樣的公司,背景資金人脈往往來歷不明,說白一點是用來洗錢的,你就不要愚蠢得認為他們會為股東爭取什麼利益了。

      除了股票,還有其他投資值得談談。在資產配置中,防守與進攻是一個重要的概念:防守即穩健、風險小的投資,進攻即包含一定賭博成份的投資。對我而言,定存的收益實在太低,不適宜作為防守性的投資。早前中銀的12個月港元定存優惠利息只有1.6%(注意這已是優惠offer),雖然這項投資近乎毫無風險(中銀倒閉的那時也應該是香港末日了吧),但2017年香港的基本通脹率平均為1.7%。換句話說,這是一項愈做愈虧本的投資,沒有為資本增值的能力;相對之下,債券是較好的投資。如果你對相關概念毫無認識,iBond是一個入門的選擇,在過往數年通脹的大環境下,iBond的收益相對不錯,即使近兩年通脹回落,2014年發行的第四批iBond的平均派息回報率也能達到2.85%。進攻配置來說,除了上文提及的股票,外幣也是可以合理地投資的工具,好處有三:一,任何主要外幣(如日圓、歐元)基本上不會貶值到一文不值,即使下跌了也有回升的可能;二,外幣操作買賣上相對靈活,資金有需要時可隨時動用,不用被綁死;三,外幣本身有其實用價值,可以於旅遊時使用,與其他投資工具不同。當然,我必須說明外匯投資是很考驗眼光的,對經濟環境、國際時局的理解要夠深夠準確,例如2016年英國通過脫歐公投,英鎊兌美元便在短短一天內下跌差不多一成。所以都是老生常談地說一句:先謀而後動。

      有什麼高或極高風險的投資可以一試,放在投資金字塔的頂端?我不會提議你去「走粉」,不過倒是可以拿3-5%的投資資金小賭一下。如果你有兩萬元的資金,5%也只是一千元而已,全部輸光也無傷大雅。當然,賭也是有點技巧的,賭馬和百家樂這些我不懂,所以只說足球賭博吧。個人來說,我較喜歡「以大博小」,因為回本的可能性較高。這個所謂的「小」其實也是相對的「小」,例如我下注今季英超曼城主場對陣某下游球隊的勝出賠率為1.1倍(買100賠110),賠率看似不高,但兩個小時內把資金增值10%的投資放在整體來看絕對高得不行,風險相對收益來說是相對低的。雖然「波係圓嘅」,但是如果你有一定的看球經驗,有些規律你是能掌握一二的,例如利物浦領先後容易失球、阿仙奴作客對陣強隊老是「腳軟」落敗(2019年末註:可刪去強隊二字)、中國國足戰績長期萎靡等,根據這些大方向下注較小機會「死錯人」。當然,這些都不是科學的推測,信則有不信則無。我也相信人有時候會特別走運,所謂「唔賭唔知時運高」,不妨拿一百數十元買買六合彩,隨時有意外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