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講述了我對「開源」和「節流」的見解,不過讀起來好像有點虛,這篇我嘗試寫十條關於日常理財的心得,分為「思維」和「實踐」兩部分:
思維:
1)適當借貸
我身邊有友人對借貸相當反感,總是認為「爭人錢周身痕」。開罪說句,這是「窮人思維」。我不是說自己很富有什麼什麼,而是我不明白為什麼要害怕借錢?如果你的投資收益比貸款利息還要高,那不是無中生利嗎?學資處的免入息審查貸款計劃便是最佳例子:不設入息和資產審查,年利率僅為1.132%,即使我有能力付清學費也一定會「借盡」,為什麼?這個年利率簡直是政府派錢。當你借得四萬元,然後把全部錢買入零風險的iBond(零風險是因為我問政府借錢買政府產品,左手交右手),假設回報率為2.1%,每年政府便送了差不多四百元給你花,躺著賺錢,世界還有比這更好的事情嗎?我這裡只是舉例說明,如果借貸的本金更大或回報更高,收益肯定不止此數。同理,有些人借了錢經常想趕忙把債務還清,同樣也是愚蠢的想法。如果你有能力還款,且借款的利率比市面上低風險投資產品的回報更低,你完全應該用錢生錢,根本不用為健康的借貸煩惱。
2)盡量降低閒錢比率
承上條,資金的運用調配是理財的一個重要課題。錢全部拿了去投資,緊急要用錢時卻有一堆「蟹貨」在手當然不理想;但是讓太多閒錢放在銀行戶口裡收取0.01%的年利息也不是明智的選擇。個人認為,應急錢相當於三個月的生活開銷左右便已足夠(要供樓的另算),要是你失業後一個月也找不到工作,先到KFC大快活做些兼職賺取基本開銷即可,所謂「馬死落地行」,幹一兩個月也沒什麼所謂。如果你擁有一定的資產(例如一百萬左右),過多的閒錢會造成相當的浪費,影響整體回報收益。香港是一個通脹社會,錢放在銀行或枕頭下只會不斷地貶值(如果你在日本生活那或許不同)。當然,這個閒錢的比率應該是多少,很難一概而論,我認為不應超過總資產的5%,除了一種情況:你預期未來市況向下,將會有優質資產以低價拋售,你便可以適量套現手上資產,靜候入市時機。
3)年輕時加大自己投資
有很多年輕人在讀大學時努力做兼職賺錢,好像不做些什麼便會被人批鬥一樣。如果家裡沒錢那沒辦法,但是出身中產家庭不愁生活那些人都要「跟風」證明自己,到底有何意義?到了畢業出來工作,他們會發現幾年來兼職賺到的錢只不過等於三兩個月的全職薪金,失去的卻是最寶貴的青春歲月。十八廿二的年輕人,身體、頭腦、衝勁均是最「fit」的時候,那怕把時間拿去風花雪月也要比工作好。說真的,你怕將來畢業後沒機會工作嗎?還要幹五十年呢。我的建議是:花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或者盡量考取一些牌照和資格。最普遍的是考車牌,即使你認為一輩子也不駕駛也好,將來的事誰說得來?萬一有份工作要下地盤視察,你卻沒有車牌,機會便這樣溜走了。年輕時加大對自己的投資有兩大好處:一,「早學早享受」,學了駕駛、法文、Python等技能是終身受用的,找工作當然也可能派上用場。我預期未來的職場會需要「通才」多於「專才」,所以多學幾項技能傍身肯定「冇蝕底」;二,實際考慮來看,學習技能的成本只會加不會減,最佳的例子便是學車:2010年的時候,學駕駛私家車的費用還只是$180/45分鐘;到了2018年,價格已升至$260/45分鐘左右,這還只是私人師傅的價格,亦未算上租車費的升幅。所以,有什麼想學習和嘗試的,盡早去吧。
4)買保險
很多人聽到買保險便避之則吉,無他,保險業的形象太差,我也很討厭「保險狗」這種生物。但理性來說,討厭「保險狗」不等於討厭保險,保險本身是一種很好的風險分散工具。不少人大半生理財有道,卻因一場大病傾家蕩產,這便是沒有做好風險管理的後果。我們不應該過於吝嗇,要把所有所得的都放到袋中,合理的做法是拿一小部分的收益出來保障大部分的收益,例如金舖安裝防盜系統、銀行聘請護衛公司押送金錢等。簡單來說,就是不要因小失大。當然,買保險也不要亂買,買了錯的保險等於沒買。如果你身體健康,年紀不大,購買簡單的醫療住院保險即可,保障長期病患的也可以買,視乎個人預算和需要。但是無論如何,不要買儲蓄相連壽險,就是保障期內意外身故賠償保費10x%那種,這個「三不像」產品既沒保險功能(老實說,我死了才賠錢有什麼用?),也沒有投資功能(收益低,通常還達不到預期回報率),你相當一部分的金錢會被拿了去當銷售員的佣金,所以別沾手。
5)不要把面子看得太重
有很多這樣的案例:大學生因為消費過度「碌爆卡」,礙於面子問題不敢向家人求助,唯有到處借「財仔」「數冚數」,結果最後「爆煲」要申請破產。其實因為最初的數萬元要弄得破產相當不值,向家人求助大多便能解決,雖然是難以啟齒,但其實也沒有什麼大不了,開心見誠地和他們說說,他們也應該不會見死不救吧?再舉一個關於面子的例子:女生們互相攀比,不停地購買名牌手袋和化妝品,為的只不過是在人前炫耀數秒鐘,結果弄得自己身無分文。我想說的是:面子往往是理財的大敵。為了面子請客,事後後悔不已,值得嗎?你想到個點子,堅信能幹一番事業,卻因為旁人的嘲笑而放棄不付諸實行,值得嗎?我也不是說要你委屈地做人,只是真的不用太在意面子這種虛無縹緲的東西。
實踐:
6)多用信用卡
我看過有些人表示不會申請信用卡,視之為洪水猛獸,因為它經常和「碌爆卡」「消費過度」這樣的字眼扯上關係。我認為這樣的思維非常奇怪:信用卡只是一種工具,並沒有好壞之分,正如刀可以切菜也可以殺人一樣。如果你懂得善用信用卡,那簡直是無本生利,發卡公司送錢給你花。首先,大部分的信用卡申請時均會有禮品或現金回贈(當然不少要先簽賬某個數額),不拿白不拿;其次,信用卡公司會不停推出優惠吸引客戶簽賬,特別是近年Apple Pay和Android Pay的推廣甚多,若能好好運用回贈和折扣,累積下來能節省不少金錢。如果害怕忘了找卡數怎麼辦?自動轉賬便行,每月到指定時間便自動從戶口扣除款項,省時省力。信用卡還有一種好處,便是可以使用免息分期購買物品。「先享受 後付賬」,我認為並不存在理財上的問題,相反還是聰明的做法,只是那個「度」你要好好掌握。
7)戒煙、酒、咖啡
理財角度來看,這些是「損耗型消費」,將會在不知不覺間侵蝕你的財富。每天乘車花的錢你節省不了,但標題那幾種習慣都是可以戒掉的,很多人把錢花在這些東西上只是一種慣性。正所謂「小數怕長計」,每天買杯咖啡喝看似花不了多少錢,長期累積下來的數目卻相當可觀:簡單計算一下,如果你每天上班前都花35元買咖啡,一年下來便是35×22×12=9240元,煙酒咖啡全中的更不用說了。其實我指的不只是這三種物品,買零食、「落club」這樣的消費也是相同性質的,想想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消費是可以減少或戒掉的?
8)捕捉「價格差異化」產品
不知你有沒有察覺,市場上有些存在「價格差異化」的產品?「價格差異化」的意思是向不同的顧客群收取不同的售價讓利益最大化。舉例說,你在早上到戲院看戲只需45元,晚上看卻需要80元,看的電影和體驗完全是一模一樣的。對我來說,如果你不是約了心儀的對象晚飯後看戲,這數十元其實沒有需要多付。若你不想在節流的情況下犧牲原有的生活質素,不妨發掘身旁有沒有這樣的產品和服務,例如自助餐/卡拉ok/機票/酒店?
9)買「好」不要買「平」
如果你相信某物件會使用相當長的時間,不要貪便宜,買些你能力範圍內最好的。樂器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我曾經買了一個簡單的25鍵鍵盤,打算作編曲之用,後來用著用著才發現這鍵盤功能太少,用的時候也不暢快,後來還是花了萬多元買了個88鍵的。衣服也是一樣,我們往往貪便宜買了一些衣服,買回來以後卻又覺得「老土」「唔夠靚」束之高閣,最後也是浪費掉。有時候,這樣的選擇不限於購買物品,例如選擇報讀碩士課程:C大學雖然名氣和學術水平不高,但是學費卻比龍頭的A大學便宜三成,怎麼決定?我會選A大學,因為在名校接觸到的教授和同學絕對和普通大學的不一樣,擁有這樣的人際網絡早晚會讓你連本帶利賺回來。所以都是那句 - 投資,要看長線。
10)每天接收有用資訊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年代,無知確實是一種罪,懶惰的罪。如果想要從投資中賺錢,你應該要了解世界到底在發生什麼,包括但不限於國際新聞/藍籌企業業績/美匯指數/美國非農業就業數據等。假設你沒有時間每天花半小時看早晨/晚間新聞,現在不少財經app也能提供相關資訊(非打手,我推薦Now財經),用坐在馬桶的時間看看也好。當然,要從這些數據和新聞中獲取有用資訊是有點難度,其實更重要的是保持對市場的觸覺。除了這些短期和即時的資訊,長期的學習也是應該要做的事情,我特別推薦看書,這是深度廣度兼備的資訊獲取方式。選財經書籍也有技巧,「吹水」類的書就不要看了。根據經驗,當你看到某本理財書籍內假設理財方案的年均回報率為8%或以上,還會持續三十年的那種,你便可立即棄書而去,看了也無助你學習理財,書名包含「百萬富翁」「少年xx」「有錢人」等字眼的也可以skip掉。我在這裡還要特別點名不要看龔成的書(我看過),個人認為他只是包裝較好的平庸人物,不用花時間看他寫「阿媽係女人」的東西;李兆波亦然,不要被他教授之名所騙,看了絕對浪費生命。推薦?曹仁超的貼士雖然不能盡信,但他寫的散文挺有意思,值得一看;此外實用工具書(看圖表那些)也可以稍微研究,用不用則看你的判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