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送中」運動開始以來,不少香港人視台灣為華人世界的民主燈塔,並希望移植台灣民主化的經驗到香港。因此,我們應先了解台灣在八九十年代成為民主國家的進程和原因,下文將作出論述和比較: 毫無疑問 ,台灣的民主派人士 應記一功。國民黨 自 撤退到台灣以來一直在社會實施高壓政策,大量無辜市民被打成「共諜」慘遭逼害至死。在這段超過五十年的白色恐怖時期, 秘密警察可隨意逮捕及拷問「嫌疑人」 ,民眾的言論和集會自由並未得到保障 。儘管如此,不少知識和進步份子仍冒著風險以不同形式和獨裁政府對抗。早於五十年代,雷震和蘇東啟等人已嘗試以選舉和籌組反對黨的方式挑戰蔣介石政府,及後平民出身的康寧祥和張俊宏亦不停在體制內外抗爭;至七十年代,施明德和陳菊等 新一代的民主領袖擔起大旗,並在美麗島事件後聲名大噪,台灣民眾的公民及政治意識在進步派人士的宣傳下亦漸漸增強,成為了在八十年代末逼使政府改革的一股強大力量。 台灣經濟在六十到九十年代的迅速增長對民主化運動也有相當大的影響。在蔣介石南 遷到台灣後,國民黨政府在美國的援助下推行了一系列的經濟和社會改革(如發行新台幣和發展密集勞動型輕工業)。政府於1968年開始提供九年強制免費教育,同時開辦各類職業及大專院校,以滿足 社會對高技術勞動者的需求。在1961至1973年間,台灣的人均收入增長率達9.5%,人均收入亦於1974年突破500美元,民眾生活普遍得到顯著改善。儘管台灣和其他亞洲經濟體一樣深受1973年的石油危機影響,蔣經國推動的「十大建設」計劃推動台灣經濟不久便從低谷反彈 - 工業園、煉鋼廠和船塢等紛紛落成, 帶動了台灣重工業和高科技工業的發展。1981至1985年間, 工業產品佔台灣出口總值達 93.1%,較二十年前翻了接近一倍。工業發展為台灣社會帶來大量財富,催生了新生代的中產階級。與有著「逃難心態」的父母不同,他們有著強烈的本土意識,同時亦受西方民主思潮影響,開始要求更高的政治參與度,此為及後的民主化運動打下了堅實的民眾基礎。 回顧歷史,蔣經國在民主化運動中亦擔當了不可或缺的角色。蔣經國自1975年上台後著重經濟發展,在社會的管控方面相對開明。蔣經國深知中共軍力已非國軍可比,中華民國在聯合國的席位亦已被中共取代,因此拋棄了其父親不切實際「反攻大陸」的幻想,轉為把口號改成「三民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