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以英文寫成,此中譯版文句不順敬請見諒) 普通話和漢字構成了現代中國的語文系統。這個系統不僅促進了中國十四億人的溝通效率,還在塑造「中國人」和「中華民族」意識中起了關鍵作用。例外地,香港在九七年主權移交後繼續是一個以廣東話(廣州話)作為主流語言的城市。這個現象有沒有對香港人「中華民族」意識的構建造成影響?下文將會嘗試分析港中語言、文化、政治論述和身份認同之間的關係。 早於商朝時期,漢字已是種有一定規範和系統性的文字。秦始皇於公元前221年統一中原地區,隨即命令李斯制定「書同文」政策。雖然秦帝國的國祚僅有十五年,其制定的官方文字卻被繼承下去。漢字在漢朝經歷最後一次的主要變動(官方書寫字體由小篆變為隸書)後,在宮廷和民間被廣泛流傳接近二千年之久 —— 其使用的連續性並沒有因為外族統治(如元和清)而中斷。相反地,不少外族(如滿族)還因使用漢字而被徹底漢化。這種漢字的歷史延續性為「中華民族性(Chineseness)」提供了理論基礎,證明了現代中國繼承了古代輝煌的漢文化、我們都是「龍的傳人」 —— 漢字在某程度上成了「漢族輝煌歷史回憶」的紀念品。 與口頭語言相比,文字的穩定性較高,並且能記錄複雜的事件和理論。因此,文字在文化共同性(cultural similarity)的構建中有著重要的地位,而文化共同性正是民族和國家意識的萌芽之地。以歐洲為例,中世紀歐洲大陸共同的基督教信仰為本尼迪·安達臣(Benedict Anderson)口中的「想像的共同體(imagined community)」提供了統一的文化基礎;隨著十五世紀印刷術的普及化,大量以民族語言印刷的書籍使各民族的神話和傳說快速地傳播,在歐洲近代民族主義的興起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中國,類似的民族意識則建基於以漢字寫成的經典,例如《論語》、《中庸》和《春秋》等 —— 這些書籍裡包含的儒家道德倫理是中國社會有形無形的「指導方針」。在隋朝實施科舉制度以來,漢字的地位被大力鞏固,因為考生必須能理解以漢字寫成的經典並用漢字作答試卷 —— 對平民百姓來說,科舉是最為公平和可行來提升社會地位的辦法。因此,在漢帝國內的大部分學童均會接受漢文教育以預備日後的科舉考試。當這些考生高中狀元被賜予官職,他們很自然便會繼續以漢字溝通和書寫。長久下去,漢字便成了漢帝國境內各民族的融合劑和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