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文章

【學術台】「水」詮釋的各種可能——評張敬軒2018「Hinsideout」演唱會「水」 與 譚盾《水樂》

      早前與友人到紅磡體育館(紅館)欣賞張敬軒《盛樂》演唱會,意猶未盡,回家後又繼續在網絡上重溫其演出片段。《盛樂》在編曲及服飾設計流露濃厚的中國傳統氣息,張敬軒以《不吐不快》一曲向香港地水南音宗師杜煥致敬的環節亦獲得不少樂壇及文化圈中人擊節讚賞,以致部分輿論對他作為香港流行音樂歌手竟有如此獨特的舞台藝術美學觀表示驚訝——其實他的想法和才華早在三年前(2018年)的「Hinsideout」演唱會初露端倪。       雖然張敬軒早在2008年憑《酷愛》晉身一線歌手之列並於同年首次踏足紅館,及後亦再有三次紅館「開騷」的經驗(10年、14年及17年),但據他本人所言,直到十年後的「Hinsideout」才是第一個「自己話事」的演唱會——這裏「話事」的意思不僅指歌曲、樂手或場地的選擇,更重要的是舞台表達方式的話語權:「我」想通過演出表達什麼,又能以怎樣的舞台語言來表達?下文數段對「Hinsideout」中「水」環節選段的賞析及解讀或許可以給各位讀者一點參考和啟發。       藝術著重表述(representation),無論是歌曲、詩詞或舞蹈,創作者皆是把自己想要表達的概念以不同「語言」呈現於人前,而透過這種語言「說故事(storytelling)」能力的高低往往是觀眾評價演出或作品好壞的重要指標;回到演唱會的討論,「水」對張敬軒來說是一種表達的媒介,到底要如何把「水」的各種特質和聯想與自身的歌曲和想要表達的意念相互結合表述是他的難題;而他頗有巧思地在舞台上盡用了與「水」相關的各種感官聯想,不僅豐富了演出的舞台效果,亦起了深化演出內涵的作用,使這次演唱會超越了「僅為娛樂」的層次。談及感官聯想,大概可以「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的概念展開論述——撇除在舞台演出中很少運用的「鼻」及「舌」,張敬軒在引導觀眾感受「水」的各個層次方面做得相當出色:       水本是無色、透明,海水為藍色亦只因光線折射關係所致——水在視覺上有很強的可塑性。張敬軒在「水」環節選擇以深藍作為舞台的主色調,他本人及舞蹈員的服裝雖為白色,但彷彿都在深藍燈光的照射下被無聲無色地同化。參看曲目,「水」環節的三首流行曲《下次愛你》、《井》和《天堂有路》均帶給聽眾沈鬱、悲涼的感覺,這點正好與深藍背後的文化含義互相呼應:根據色彩心理學者進行的調查,藍色在西方社會常與「不快」、「冰冷」等貶義詞扯上關連
最近的文章

【感情台】談「港女」的港女(三) —— 也談「大陸妹」

      我這幾個月在連登看過最有意思的留言,莫非「大陸 妹嘅出現根本就係上天對 呢十幾廿年 港女霸權作出嘅懲罰」。      「大陸妹」真的是個很有意思的話題。你怎麼看「大陸妹」? 如果你在連登開個帖子問這個問題,答案不外乎是「雞囉」、 「為錢咩都可以做」、「你咪帶佢攞嚟搶公屋呀」 —— 所以說,大部分港女(或痛恨大陸女人的港男)沒有清楚了解「大陸妹」到底是怎樣的一個群體,而這個群體在過去十多二十年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我發覺很多連登會員根本搞不清楚反大陸妹的原因是什麼 —— 很是可笑,不少人同意港女確實不濟(包括連登的女會員,不知道他們的「同意」是不是出自真心),但再再再不濟的港女也肯肯定比「低賤大陸妹」要高級,所以如果港男要娶日本妹、台妹、英美澳加妹為妻沒有問題,但娶大陸妹就是「賣港賊」。讓我分析一下這個論點的理據:港男 會成為 「賣港賊」的最主要原因是大陸妹會霸佔香港的公共資源,那如果我娶日本妹為妻然後到港輪候公屋那又如何?如果你不反對,那你反對娶大陸妹的理由恐怕站不住腳,「為反而反」而已;如果你反對,那你反對的應該就是「外地人搶香港資源」的問題,而不是她是大陸還是日韓台妹的問題,對嗎?有沒有一點精神分裂的感覺?       正是這種「盲反」思維讓連登會員(或時下香港人)淪為井底之蛙。我一直認為你反對某東西、某觀點,更要了解它的本質、它是怎樣的一回事 —— 例如「知華派」並不等於「親華派」或「大中華膠」。連登那些一天喊一次「支爆」的會員,有多少個能搞得清楚中共的政治架構和運作?為什麼中共如此十惡不赦卻依然屹立不倒?你沒想清楚問題的本質,一味「盲反」,跟藍絲又有何區別? 談回大陸妹的問題,港女是怎樣看待(找)大陸妹的?我來說說最常見到的論點:       1) 找大陸妹的港男都是港女不要的「loser」、「雞蟲」       2)大陸妹打扮、樣貌不如港女,流露出一陣「娘味」       3) 大陸妹「雞」性難移,婚前千依百順,婚後原形畢露、謀財害命       第一點其實也沒有什麼反駁的價值 —— 我想問霍公子、何公子、郭天王、「孫悟空」等人是否也是「loser」?如果不是,這種「一竹竿打一船人」的想法有什麼可取之處?至於第二、三點,正正反映出港女對大陸妹的冷戰時代思維 —— 你承不承認也好,大陸妹在過去幾十年的進步非常明顯,就如大陸的國力和經濟發

【講故台】漸漸

他近來有點心煩。 他身高一米八五,也略懂衣著打扮,在異性眼中算是有相當的吸引力。他在香港大學畢業後於會計公司裏工作,踏實勤奮,很快便晉升為部門的副經理,收入較入職時翻了一番。按道理,像他這樣的青年才俊應該不缺女伴才是,他身旁也從不乏向他明示暗示的異性,有些沒忍住的都直接向他表白,但他都禮貌地婉拒了她們。他不是那種在情感方面反應遲鈍的人 —— 他自小愛看亦舒和張愛玲的小說,中學也結識了不少異性朋友,因此肯定知道她們的想法,但就是對她們沒有興趣。 他身旁的朋友都說他是「基佬」,他從沒明確否認,也不認為喜歡同性這回事在當下的香港仍得諱莫如深,但他心知自己對男人的肉體無甚興趣。會計的工作並不輕鬆,繁忙的月份往往得苦幹到凌晨兩三時才能下班。雖然深宵的交通費用可以報銷,他也不太願意坐的士飛奔回家吃飯洗澡睡覺,而是喜歡在便利店買罐不太清涼的藍妹啤酒,在碼頭的不鏽鋼長椅上坐著,邊喝酒邊看海邊放空自己。他心煩的原因與事業無關,主要的是他搞不清關於自己人生種種凌亂的事情,大概是「我是誰?我為什麼存在?我愛的是誰?我是個可以愛人的人嗎?」之類的問題。大家都喜歡他,但是他不喜歡自己,想起來確是可悲的事情。他雖然過著朋友看起來相當標準的「勝利組」生活,但這應該沒他父母的半點功勞 —— 把他從肚子裏生出來的早在2003年那場恐怖的屯門公路車禍中離世,他自小便和父親相依為命;他父親早出晚歸,後來是愈來愈晚才回家,有些日子甚至乾脆不回,兩張每逢大時大節便例行地放在他鬧鐘下的五百元鈔票就化為了約定俗成的贖罪卷 —— 假如他父親感覺自己是有罪的人。他猜測天下之大,父親應該是有了讓自己心安的地方 —— 有些事情,心照不宣就好。 他甫推開大門,便清楚地聽見父親呼嚕呼嚕的鼻鼾聲,應該是在梳化上睡得正酣。他在客廳微弱的暗黃燈光下仔細端詳父親的面容,發現父親的法令紋愈來愈深,皮膚也失去以前的光澤,頃刻意識到父親原來已是個年近七旬的老人。又記得向來話不多的父親早兩天突然問他「識到女仔未呀?我幾時有新抱茶飲?」,著實叫他感到意外 —— 他是朱自清《背影》裏那種傳統而含蓄的父親,了解兒子的感情狀況從不是父親會做的事。他不知怎麼回答才好,也就蒙混過去說有些可以互相了解的對象 —— 其實沒有。洗過澡,他循例在電腦看東看西消磨些時間。三天過去,那二手買賣平台的賣家還沒有回覆他,那件罕有的1990年阿根廷足球國家隊客場

【講故台】最後今晚

六月的最後一天,七月來臨前的最後一天。 深水埗的夜晚人不多,特別是青山道以北的那幾條街人就更少了,街燈也顯得昏黃,燈光打在路旁違泊貨車的擋風玻璃,也有一些分到已生鏽的巴士站牌上,都沒什麼生氣。這裏算是鬧市的一部分,卻又總被人遺忘。 難得和阿晴晚餐,怎也得穿得體面一些。我的內心是複雜的。我知道她應該對我沒特別的、那種可以升華為男女朋友的好感,但既然她肯出來見面,我也沒理由放棄。就當是最後的努力吧,成功也好、失敗也好,都是個了斷。 「難得你準時喎!」我看到她了。她其實也不是個經常遲到的人,單純是句見面的開場白。 「乜你平時又好準時咩?」她微嗔。我喜歡她說話的聲音,語調溫溫柔柔的,彷彿是個大和撫子。 不知道她是怎麼發掘這迷你的居酒屋的。這裏店面不大,只有四張桌子,大約能坐十五人左右,裝修倒也算是雅致,仿木牆壁貼滿了餐牌和日式海報,吸引我眼球的是《支那の夜》的電影廣告 —— 暫且撇除那兩字和意識型態宣傳的爭議,想起男女主角在紛亂時代相愛確實是不容易的事。再轉頭一看,吧檯附近放了一列不同樣子的招財貓和達磨擺飾,想必店主是很喜歡日本傳統手工製品的了。 居酒屋漸漸坐滿,進來的看起來都不像是第一次到訪的。話說回來,這店的串燒確實不錯,也別小看烤肉串的難度,烤久了肉會變乾變硬,烤得不夠則沒有肉味,烤得能鎖住肉汁又不至燒焦的才是上品。阿晴身形雖然瘦削,但拼命吃起來也有不輸我的食量。她曾經有過吃素的日子,後來還是覺得牛肉真香真美味,短短兩個月便破戒「還俗」。 幾串牛羊豬肉入口,兩三杯啤酒下肚,她的話開始多起來。 「做咩得閒今晚約我出嚟食嘢呀?」她問。 「約人食飯需要原因咩?原因咪就係想見你囉,得唔得先?」 「得,梗係得!我都想見吓你!」這個「吓」字的存在闡釋了廣東話的博大精深。 「幾時都得啦,不過呢排返工忙啲,多判頭同皇家佬嚟睇場,有時夜晚又要去應酬......」 「呢排疫情咁嚴重,你嗰行冇受影響咩?」 「樓宇工程冇咩影響呀,唔通層樓打咗地基唔繼續起咩?」 「你又啱......喂話時話,你有冇打算移民呀?香港而家搞成咁。」 「暫時冇諗過喎!講真,移民真係咁容易咩。你呢?」 其實我記得她好像早就給過我答案的。那年中六考過文憑試,我們畢業班十多人一起到花蓮旅行。有天晚上大家都累得很,早早回民宿睡覺,只有我和阿晴坐在七星潭的沙灘感受著太平洋吹來

【學術台】摒棄大中華歷史觀 重看英國「殖民」香港

      在中國政府看來,香港曾被英國殖民的這段歷史並不光彩 : 「殖民」往往象徵殘酷壓迫、經濟掠奪。但是,香港在英國人治下成了悲情城市嗎?香港人在百多年間被英國人壓得民不聊生嗎?好像也沒有。       作為香港人,我深深感謝英國帶給香港的一切。       是誰帶領香港與世界接軌?英國。英國人當初有沒有這樣的「好心」並不重要,事實是香港的經濟、法治、教育、醫療、水利系統均是由英國人建立,讓香港這個本來位於廣東寶安縣的落後小漁村在今天成了人類發展指數亞洲排名 最高的地區。英國真的不欠香港什麼,真的。       香港真的在1841年起被英國「殖民」了嗎?暫且以維基百科裏「殖民主義」的條目作定義:「......已經取得了軍事和其他優勢的殖民者通常會控制該地區的自然資源、人力、語言、宗教和交易市場......殖民主義國家亦會影響和滲透或者強加自身的社會文化,宗教和語言於被殖民的民族身上或屬地上。」粗略看看,除了非常有限的礦石和漁農資源外,香港有什麼自然資源能被英國控制(別忘記最初英國人是以「barren rock」來形容香港的)?英國強徵了香港華工無償為英國人施工建設嗎?在「自由港」香港經營生意需要繳交高昂稅金嗎?香港本地人、在港經商的廣東人被禁止說客家話、圍頭話、廣州話了嗎?港英政府禁止香港人求神拜佛、把寺廟變教堂了嗎?薙髮留辮的清人收到港英政府「留髮不留頭」的命令了嗎?全都沒有。換個角度說,香港在英國管治前何嘗又不是被滿人殖民?難道當時香港居民可以對「遷海令」說不,或是有份投票選出寶安縣的官員?如果清政府的管治也是殖民的其中一種形式,那英國在香港的管治相比之下只能算是形式上的殖民 —— 英國更像是把香港經營成貿易公司,公司裝修如何、內部規矩如何、誰來當接待處職員、誰是客人都不重要,能賺錢就行,與廣州人、香港人「有錢齊齊搵」亦未嘗不可,與比屬剛果那種利奧波德二世式統治完全不同。       一直以來,英國對香港的管治非常寬鬆。港督雖然受英國議會監察,但亦有一定的自治權力,特別港督在二戰後不時與倫敦就香港事務意見相左,葛量洪和戴麟趾均不滿倫敦經常對香港「指手劃腳」,殖民部內部亦經常以「Republic of Hong Kong」來反諷香港政府「不受控制」。以麥理浩在任時行政上的大刀闊斧為例,倫敦方面根本不可能為遠東一個小小的殖民地制定如此詳盡的發

【學術台】論述及比較八九十年代台灣民主化之成因

    「反送中」運動開始以來,不少香港人視台灣為華人世界的民主燈塔,並希望移植台灣民主化的經驗到香港。因此,我們應先了解台灣在八九十年代成為民主國家的進程和原因,下文將作出論述和比較:       毫無疑問 ,台灣的民主派人士 應記一功。國民黨 自 撤退到台灣以來一直在社會實施高壓政策,大量無辜市民被打成「共諜」慘遭逼害至死。在這段超過五十年的白色恐怖時期, 秘密警察可隨意逮捕及拷問「嫌疑人」 ,民眾的言論和集會自由並未得到保障 。儘管如此,不少知識和進步份子仍冒著風險以不同形式和獨裁政府對抗。早於五十年代,雷震和蘇東啟等人已嘗試以選舉和籌組反對黨的方式挑戰蔣介石政府,及後平民出身的康寧祥和張俊宏亦不停在體制內外抗爭;至七十年代,施明德和陳菊等 新一代的民主領袖擔起大旗,並在美麗島事件後聲名大噪,台灣民眾的公民及政治意識在進步派人士的宣傳下亦漸漸增強,成為了在八十年代末逼使政府改革的一股強大力量。       台灣經濟在六十到九十年代的迅速增長對民主化運動也有相當大的影響。在蔣介石南 遷到台灣後,國民黨政府在美國的援助下推行了一系列的經濟和社會改革(如發行新台幣和發展密集勞動型輕工業)。政府於1968年開始提供九年強制免費教育,同時開辦各類職業及大專院校,以滿足 社會對高技術勞動者的需求。在1961至1973年間,台灣的人均收入增長率達9.5%,人均收入亦於1974年突破500美元,民眾生活普遍得到顯著改善。儘管台灣和其他亞洲經濟體一樣深受1973年的石油危機影響,蔣經國推動的「十大建設」計劃推動台灣經濟不久便從低谷反彈 -  工業園、煉鋼廠和船塢等紛紛落成, 帶動了台灣重工業和高科技工業的發展。1981至1985年間, 工業產品佔台灣出口總值達 93.1%,較二十年前翻了接近一倍。工業發展為台灣社會帶來大量財富,催生了新生代的中產階級。與有著「逃難心態」的父母不同,他們有著強烈的本土意識,同時亦受西方民主思潮影響,開始要求更高的政治參與度,此為及後的民主化運動打下了堅實的民眾基礎。       回顧歷史,蔣經國在民主化運動中亦擔當了不可或缺的角色。蔣經國自1975年上台後著重經濟發展,在社會的管控方面相對開明。蔣經國深知中共軍力已非國軍可比,中華民國在聯合國的席位亦已被中共取代,因此拋棄了其父親不切實際「反攻大陸」的幻想,轉為把口號改成「三民主義

【學術台】Chinese與China 國籍你填哪一個?

      如果你手持香港特區護照到國外旅遊,入境表格「nationality」那欄你應該填什麼?這看起來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填Chinese囉 你本護照上面都係寫Chinese」。沒錯,護照上寫什麼便填什麼是最正確的做法,但如果填上「China」有錯嗎?這篇文章想探討一下這個非常有趣(煩膠)的議題。       首先我們探討一下英文裏「nationality」語法的問題。「nationality」是名詞,如果說某人正在申請成為西班牙國民,英文會說「He is seeking Spanish nationality」或者說「He is seeking the nationality of Spain」,不外乎是「形容詞 + 名詞」或「名詞 of 名詞」的結構,那麼當護照上顯示的只有「nationality」而並非任何句子,它隱含的應該是那種句子結構?       有趣的是,在全世界的範圍來看,在護照上填形容詞「國籍(-nese/-an)」和名詞「國家名」在國籍一欄的國家數量不相伯仲:中國、澳洲、加拿大、愛爾蘭、南非、斯里蘭卡等國是「國籍」派,美國、紐西蘭、南韓、北韓、日本、馬來西亞等國則是「國家名」派,英國和新加坡則分別在British和Singaporean後面加上「citizen」(手持BNO護照的香港人 上面寫的是British National Overseas 真可憐),看起來這並不像部份人所說是個能一錘定音的問題。     回到我們最常見的Chinese。什麼是Chinese?這也是一個很有趣的議題。普遍來說,Chinese可解: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 2)中華民國國民 3)籠統的中國人(包含1和2) 4)華人 5)中國的 6)中華的 7)中文 8)中文的       看,光是Chinese一詞已經能弄出這麼多意思,為什麼?這還得從「中國人」一詞說起。什麼人該被定義為中國人?我曾向不少老人家請教過過這問題: 「黃皮膚黑眼睛咪中國人囉!」 「咁蒙古人夠黃皮膚黑眼睛啦,佢哋係咪中國人?」 「佢哋唔用漢字呀嘛!」 「咁日本人到而家都有用漢字喎,佢哋係咪中國人?」 「佢哋都唔講中文,點會係中國人呀?」 「咁新加坡華人又黃皮膚黑眼睛又講中文用中文字,佢哋係咪中國人?」 「都算㗎!」

【汽車台】中型貨車學車記

(不想看我學車考車心路歷程 只想看技巧心得的可以直接跳到【學車自問自答】部分) 【前傳】 是咁的,我竟然1 take pass了中型貨車,考的還是地獄德士古道路線,所以想寫篇文章給有意報考中型貨車的大家,希望可以讓你們少走些冤枉路。 為什麼有學中型貨車的念頭?我只有私家車自動波(1A)牌,但需要駕駛輕型貨車(2)工作,於是便萌生考貨車的念頭。想著想著,既然打算考牌,為何不乾脆考個中型貨車(18)牌呢?反正中型貨車考試合格可免費加簽輕型貨車牌(本來還有報考重型貨車的打算 後來認為難度太大作罷),於是我找天鼓起勇氣到「堅將」放下五千大元報名。等了一個月左右,那邊打過來說已替我排期在九月三十日考試,現在(八月初)可以找師傅學車。 【學車過程】 打了通電話給那周姓師傅,約好時間便開始學車之旅,第一堂我們約定在荃灣橫龍街避車處等候。上車後,他粗略說了一下怎樣踩極力子便讓我開車,從來沒有接觸過極力子的我當然駕駛得一塌糊塗,過了幾分鐘還死了火。起初他還對我有點耐性,後來死火幾次以後便開始有點不耐煩,我心想「我揸個零鐘就掂嘅話使鬼每次俾五舊幾水你條廢老學車咩」,想著想著,第一堂便這樣過去。我當然沒能在短時間內開竅,所以第二堂也少不了被罵一番。這周姓師傅也搞笑,他罵我的時候比維園阿伯還要凶惡,但罵完以後便用比日本妹還要溫柔的聲音對我說「你下次應該咁呀嘛 知冇」,我也不知道該給他什麼反應。第二堂過去,下車那刻,我才意識到駕駛棍波車比我想像中複雜(後來想起 也可能是被師傅罵到沒有信心),甚至開始有點不想學車的感覺。到了第三堂,我還是未能順利入波轉波,然後經常開「追悼會(意指入了波但是不踩油 汽車因此不停震動)」,他忍不住罵「我教咗咁耐車都未見過有人好似你咁蠢嘅」,我本來想直接下車跟他「開拖」,但是想想自己確實也有點問題,也就作罷。回家以後,我萌生起轉學自動波巴士的念頭,反正「金堅」那邊說可以把餘款轉到其他課程,但是思索一番後還是想繼續下去,「唔學嘅話呢世都唔識、呢世都要俾人笑男人老狗揸住個廢牌㗎喇」,所以最後決定換個師傅試試看。 新的這個師傅姓湯,第一眼看起來比較和善,上車說的一番話讓我稍微安定下來:「師傅我都學過車,都明白你俾人鬧唔好受你先會轉過來,所以我都會盡量教識、教好你,但你自己都要生性,ok?」這樣才是教車的呀!話雖如此,跟他起初的那數堂還是少不免被

【講故台】楓

(上) 「Hi!」 「Hi,我是黃梓楓,大家都叫我Kelvin。」 「我是李思明,叫我阿明就可以了。」 「李思明?是李居明的妹妹嗎?」 「請問,我需要笑嗎?」 「開玩笑而已哈哈,雖然我也知道不好笑。班主任要我好好照顧你,所以有什麼事就跟我說吧。」 「好吧!」 「對呢,你為什麼會搬到香港來?還要現在高中才過來,不怕適應不了嗎?」 「喔,那是因為我爸過來這邊工作,他認為這邊的教育比台灣的要好,所以我就跟他來了。」 「哦,明白!那希望你在這裏過得開心吧!」 「嗯!」 --------------- 體育課過後的班房彌漫男性荷爾蒙混和止汗劑的氣味。 「好臭吧?」我把鼻子塞到衣領內。「真的不好意思。」 「不是呀,還可以吧。」 「你在騙我吧?這麼臭還說可以?」 「可能是因為你吧?」 「我?什麼?」 「記得有科學家做過一個實驗,讓女實驗者嗅嗅不同男實驗者的襯衣,然後根據他們的選擇來配對,結果發現成功率比傳統光看照片的配對方式高很多。」 「那所以呢?」 「反過來說的話,可能是因為我覺得你人不錯,所以覺得你的氣味也不難聞?」 「你在胡說八道吧?」 「你就暫且相信吧。」 --------------- 上課,下課,不知不覺便和她相處了兩個月。大家都覺得這個「台妹」倒像個日本女孩,所以便替她起了個「櫻花明」的外號 —— 當然,這是個稱讚她漂亮的褒義詞。其實她長得不像綾瀨遙、也不像宮崎葵,我也不清楚怎麼說明她「櫻花味」的來源,大概是因為她皮膚白皙、說起話來總是溫溫柔柔的?說起來,她還真懂點日語。 「你抽屜那麼多日語筆記,在學日語嗎?」我好奇地問她。 「對呀,打算讀完這一兩年後到日本讀大學,所以先學學日語。」 「你好喜歡日本的嗎?」 「對呀,我覺得日本的自然風光好美,春天可以看櫻花,秋天可以看楓葉,好浪漫!香港都沒這些看。」 「香港到處也有,你不知道而已。」 「哪裏呀?」 「楓嘛,你看著我就是囉!」 「真的不好笑......」雖然她嘴角忍不住上揚。 「不是呀,我說真的,現在這個季節真的有楓葉看,就在我們學校後面。」 「真的?今日下課後你帶我去看吧!」 「性子這麼急?要走山路的呀,你穿裙子和皮鞋可以嗎?」 「小意思啦!」 就這樣

【學術台】語言和文字如何塑造港中兩地的身份意識形態?

(原文以英文寫成,此中譯版文句不順敬請見諒)       普通話和漢字構成了現代中國的語文系統。這個系統不僅促進了中國十四億人的溝通效率,還在塑造「中國人」和「中華民族」意識中起了關鍵作用。例外地,香港在九七年主權移交後繼續是一個以廣東話(廣州話)作為主流語言的城市。這個現象有沒有對香港人「中華民族」意識的構建造成影響?下文將會嘗試分析港中語言、文化、政治論述和身份認同之間的關係。       早於商朝時期,漢字已是種有一定規範和系統性的文字。秦始皇於公元前221年統一中原地區,隨即命令李斯制定「書同文」政策。雖然秦帝國的國祚僅有十五年,其制定的官方文字卻被繼承下去。漢字在漢朝經歷最後一次的主要變動(官方書寫字體由小篆變為隸書)後,在宮廷和民間被廣泛流傳接近二千年之久 —— 其使用的連續性並沒有因為外族統治(如元和清)而中斷。相反地,不少外族(如滿族)還因使用漢字而被徹底漢化。這種漢字的歷史延續性為「中華民族性(Chineseness)」提供了理論基礎,證明了現代中國繼承了古代輝煌的漢文化、我們都是「龍的傳人」 —— 漢字在某程度上成了「漢族輝煌歷史回憶」的紀念品。       與口頭語言相比,文字的穩定性較高,並且能記錄複雜的事件和理論。因此,文字在文化共同性(cultural similarity)的構建中有著重要的地位,而文化共同性正是民族和國家意識的萌芽之地。以歐洲為例,中世紀歐洲大陸共同的基督教信仰為本尼迪·安達臣(Benedict Anderson)口中的「想像的共同體(imagined community)」提供了統一的文化基礎;隨著十五世紀印刷術的普及化,大量以民族語言印刷的書籍使各民族的神話和傳說快速地傳播,在歐洲近代民族主義的興起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中國,類似的民族意識則建基於以漢字寫成的經典,例如《論語》、《中庸》和《春秋》等 —— 這些書籍裡包含的儒家道德倫理是中國社會有形無形的「指導方針」。在隋朝實施科舉制度以來,漢字的地位被大力鞏固,因為考生必須能理解以漢字寫成的經典並用漢字作答試卷 —— 對平民百姓來說,科舉是最為公平和可行來提升社會地位的辦法。因此,在漢帝國內的大部分學童均會接受漢文教育以預備日後的科舉考試。當這些考生高中狀元被賜予官職,他們很自然便會繼續以漢字溝通和書寫。長久下去,漢字便成了漢帝國境內各民族的融合劑和現

【感情台】談「港女」的港女(二)

(一)       很多港女的條件真好,但是她們的好與我無關。 「我明明月入五萬,工作穩定,大學學歷,樣貌正常,有生活品味(鍾意影相同去旅行),點解冇男人追我嘅?就快三十歲,開始有啲不安。」我經常在網上看到類似的帖子(特別是在Discuss Ladies),大意都是說「我條件咁好點解冇人追 嗰件豬扒都有拖拍 有冇天理㗎」。       知道她們的問題出在哪裡嗎?就是他們提供的與男人想要的不同。       作為男人,我必須承認大部分男人都是膚淺的動物,說不看女人的身材樣貌都是騙人的,所以香港真正的美女從不缺追求者。但是你說香港的男人都是純粹的下體動物嗎?我是不同意的,反正我在街上也看到不少其貌不揚的女人拖著伴侶隨處卿卿我我。那她們又是如何覓得如意郎君的?       身材樣貌平庸的女人自知難以與「IG女神」們在外觀上作正面交鋒,所以她們或放下身段主動出擊,或溫柔體貼善解人意(即使是裝出來的也好),或主動在飯後拿出銀包結帳,所以總有被俘獲的男人。對男人來說,月入十萬但只會「賺錢買花戴」的女CEO還不如月入一萬但堅持AA制的MK妹,為什麼?因為當你的好與我無關,那就不是你能拿出來值得引以自豪的優點,道理就像李嘉誠的錢不屬於我的一樣。       就拿上述那個post的女人作例子,如果你月入五萬但還堅持要男人有車有樓、還未有樓的要全數擔起「上車」的責任,那你的所謂優點反倒成了缺點 —— 你有這樣的條件還不肯承擔相應的責任,是不是有點自私?       簡單來說,男人找女朋友和老婆來來去去都是那幾個條件:「唔會帶出去見兄弟俾佢哋笑食扒」、「善解人意」、「唔好發脾氣無理取鬧」、「唔好老奉要男人俾錢」,而你「識影相post上IG呃like」「會自己安排行程去旅行」對男人而言是不值一提的,除非你說你會為旅遊雜誌拍照寫稿賺外快 幫補家計 (重點),那我相信定會有男人因你這樣說而眼前一亮。如果你發現自己和我上述的例子有幾分相似,不妨思考思考如何提供別人想要的,而不是賣力推銷別人沒有興趣的。       她們或許是成功的事業型女性,但未必是個男人喜歡的伴侶。 (二)       觀乎世界萬物大多有幾分相似之處,我發現港女和港樓竟也有不少共通點:       在自由市場,你可以說一件貨品沒有絕對、只有相對的的平與貴,「成交的

【學術台】元朝如何改變了中國?

(利申:本人非大中華膠,不過此文以中國歷史和漢族為觀察點)       當近代歷史學家開始重新評估宋朝和明朝在中國歷史上的影響力,夾在它們之間的元朝仍然是被低估的其中一個大一統政權。儘管它只有98年的國祚,但是它在多方面改變了中國的面貌。這些改變有好有壞,詳述如下:       政治方面,元朝統一了中原地區自唐亡以來的分裂局面,為其後明清兩朝和民國的「中國版圖」和「中華民族論」奠下基礎。即使秦朝在公元前221年已經統一六國,但是它的疆域僅限於現時四川到內蒙古一帶,界限以西的土地仍被其他民族控制;漢唐兩朝雖然強盛,並把現時的新疆和甘肅省納入版圖,但內陸地區在五代十國時期紛紛脫離漢族統治自行立國:遼(契丹族)、西夏(回鶻族)、大理(白族),還有西藏眾多分散的宗教部落,而元朝使用武力統一了上述各地。雖然從民族角度來看,當時被滅的宋朝也是受害者,但是從「大中華」構建的角度來說,漢人其實從中獲益不少:這是中國歷史上首次有中央政權把西藏、蒙古、雲南地區同時納入管治範圍。在1309年元武宗時期的極盛元朝疆域,包含了現時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絕大部分土地,還把邊界拓展至現時俄羅斯貝加爾湖、哈薩克、伊拉克和泰國等地 - 從前在漢族人眼中的「西戎」、「北狄」都成了名義上的同胞。經過接近百年的通婚和移民遷徙,「中國」不再被定義為狹義的漢人本位國家,「華夷之辨」亦逐漸被淡化。雖然明清兩朝的疆域不如元朝,但是基本繼承了對西藏、雲南和東北地區的管治,直到今天。      如上段所述,元朝對「中華民族」的構建有功,卻在管治系統方面立下壞先例 - 政治權力被重新集中(如秦朝),國家趨向獨裁統治。自隋朝以來,朝廷有愈加開放的趨勢:官員的地位有所提升,在制定政策上有不少參與的機會。同時,朝廷內的監察系統逐漸成形,甚至設有「諫官」一職,可以直接與皇帝溝通甚或直斥其非,著名例子有唐太宗時期的魏徵。宋朝基本承襲了唐朝諫官制度,同時進一步強化御史台的權力,史稱「台諫合一」。基於宋太祖「不殺士大夫」的遺訓(真實性有待考究,但是宋朝君臣共議、不以言入罪是史學家普遍認同的說法)和「重文輕武」的風氣,官員的地位整體來說比其他朝代要高,皇帝亦願意採納官員意見,例如宋仁宗便相當重視蘇軾、包拯和王素等人的納諫。縱觀宋朝歷史,朝廷間已出現一些「開明專制」和集體領導制的特徵。但是當元人上台,那些已被廢除的、針對官員的禮

【旅遊台】徽遊記:走過紐西蘭的青青草地

(多圖預警) (1紐元大約等於5.3港元) 前傳: 為什麼去紐西蘭呢?第一,接近墨爾本;第二,讀完課程和畢業禮之間有一個月時間,不想留在房間發霉。就是這兩個看起來不是原因的原因,我訂了往紐西蘭的來回機票,決定在那邊用十一天走遍南北島。 今次旅程的路線如下:基督城(Christchurch)-> 皇后鎮(Queenstown)-> 威靈頓(Wellington)-> 羅托路亞(Rotorua)-> 奧克蘭(Auckland) 城市遊記: 基督城(Christchurch): 這是我在紐西蘭的第一站,從墨爾本直飛基督城大約需要三小時。下了飛機坐巴士到達市中心,這個城市給我的第一印象是「乾淨」和「精緻」。整個城市都沒有什麼高樓大廈,建築物大多只有兩到三層,一些酒店和商業大廈是少數的例外。基督城的城市規劃和澳洲的阿德萊德十分相似,都是整齊的格子道路。基督城的最大特色是穿梭城市的電車,不過和墨爾本不同,基督城的電車並非大眾使用的交通工具,只剩下接載遊客的功能。 基督城曾經被稱為「英國以外最有英國味道的城市」(雖然我聽說世界上有不少於十個城市獲得這樣的稱號),但是2011年的基督城大地震把不少英式建築震爛了,包括最著名的大教堂,重建的建築已沒有英式味道,有點可惜,我想我是來晚了幾年。 地震後損毀嚴重的基督城大教堂。 歷史悠久的基督城電車,現時只供遊客遊覽之用。 市中心的世界大戰紀念拱門(Bridge of Remembrance),當年家屬就在此地送別出征的士兵。 2011年大地震後興建的基督城臨時大教堂(Christchurch Transitional Cathedral),又名紙板教堂。 阿卡羅亞(Akaroa): 這個小鎮距離基督城大約兩小時的車程,是我臨時起意一日遊的目的地。這個小鎮本來是由法國的殖民者建立,所以洋溢着法式風情,但是不少法式建築均在二十世紀初被英國來的移民拆掉重建,直到六七十年代政府決定發展旅遊業,才認為這個小鎮的「Frenchness」是與別不同的賣點,但是為時已晚。現在小鎮看到的法式建築稱得上是碩果僅存,小鎮增加「Frenchness」的方法也僅限於在建築上掛上法國國旗和把「xxxx Street」改成「Rue xxxx」,說來有點